“不遑暇食”这个成语形容的是什么,出自于哪里,一起来涨知识
图片
图片
图片
“不遑暇食”这个成语意思挺简单,就是忙得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。透着一股子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劲儿,细品之下,还真有点让人感慨。
图片
成语出自《尚书·无逸》,这本书可是儒家经典之一,专门讲古代帝王如何治理国家,如何修身养性。书里记载了周公告诫成王要勤政爱民,别贪图享乐,提到“自朝至於日中昃,不遑暇食,用咸和万民”,意思是说从早上到太阳偏西,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,一心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。古代帝王都这么拼,咱还有什么理由偷懒呢?
“不遑暇食”四个字,读起来朗朗上口,bù huáng xiá shí,每个字都透着画面感。古人不像现在,外卖软件一点,饭菜立马送到。那时候吃饭得自己做,柴米油盐酱醋茶,哪样不需要时间?要是忙得连做饭吃饭的时间都没有,那是真忙。
孔颖达,唐朝一位大学者,他对“不遑暇食”的解释很有意思。他认为“遑”和“暇”都是空闲的意思,连用两个近义词,更强调了时间紧迫,就像我们现在说“又累又困”一样,叠词用起来更显得生动形象。
图片
我觉得“不遑暇食”这个成语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忙碌的状态,更体现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。一个人要是忙着吃喝玩乐,那肯定不会“不遑暇食”;只有当他肩负重任,心系苍生的时候,才会如此忘我地工作。
咱们生活中,其实也经常能看到“不遑暇食”的身影。
比如,加班到深夜的程序员,为了赶项目进度,泡面火腿肠成了家常便饭;又比如,抢救病人的医生,争分夺秒,往往几个小时都顾不上喝口水;再比如,备战高考的学生,挑灯夜战,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天用。这些场景,虽然发生在不同的领域,但都体现了“不遑暇食”的精神。
古代的“不遑暇食”和现代的“996”,虽然形式不同,但内核却是一样的。都是为了理想,为了责任,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。
不过,话又说回来,虽然“不遑暇食”体现了一种敬业精神,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。身体是本钱,要是累垮了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下面用这个成语写几个例句,帮助理解:
1公司新项目上马,最近真是忙得不可开交,每天加班到深夜,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,简直不遑暇食。
2考研最后冲刺阶段,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,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,真是不遑暇食,就怕浪费一分一秒。
3她最近新接了个大案子,天天忙得脚不沾地,经常工作到凌晨,不遑暇食也是常有的事。
4自从他迷上了那款游戏,简直废寝忘食,一天到晚除了游戏什么都不管,连饭都顾不上吃了,真是不遑暇食。
5看他为了准备这次比赛,每天训练到筋疲力尽,不遑暇食,真是让人佩服。
“不遑暇食”这个成语,穿越千年,依然散发着它的魅力。它提醒我们,要珍惜时间,努力奋斗,也要照顾好自己。毕竟,生活除了工作,还有诗和远方。
图片
本文参考文献:
《尚书》
《中华成语故事》
《辞海》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